76岁退休教师去世当大体老师 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

作者:原创时间:2022-08-29
文档

近日,浙江诸暨,76岁退休教师潘爱珍离世。家人按照她生前的遗愿,将遗体、脑组织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,用于医学教学事业研究。

她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,“把虚心和恒心掏给学生”

潘爱珍出生于1946年,浙江诸暨店口镇人。1970年,她如愿成为一名教师。随后的30余年先后在山下湖、店口等乡镇任教。潘爱珍对学生极为负责,遇到有人交不起学费,她会拿出自己的工资进行资助,深受学生的爱戴。

潘爱珍生前一直教育儿女要做到,“心中有他人”,她曾在笔记本扉页上,写了这样一段话“把忠心献给国家,把孝心呈给父母,把爱心献给家人和大家,把虚心和恒心掏给学生,把信心和诚心留给自己。”

“捐献遗体能推动医学事业进步,何乐而不为呢!”

前几年,潘爱珍得知女儿,填写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表。于是,她向子女说出了心愿:捐献遗体。潘爱珍的女儿一开始不太同意母亲的想法,后来她再三提起,表达捐献遗体的决心,才慢慢理解、尊重母亲的选择。“母亲觉得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哪怕去世,也可以帮助很多人。”

2018年7月,潘爱珍签署了登记表,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。“把遗体捐献了,可以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,何乐而不为呢!”在生病住院期间,潘爱珍仍坚强乐观地与病魔搏斗。当得知自己的病无法医治后,她多次和女儿提起遗体捐献的事,叮嘱她千万不要忘记。

今年7月19日晚上8时,潘爱珍在亲人的陪伴下离世,享年76岁。

生前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,死后选择成为一名大体老师,潘老师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。潘老师的事迹让无数人为之感动,向潘老师致敬!

拓展小知识:大体老师,是解剖医生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,称为老师,意为捐献者用自己的身体为医学、科学作出了贡献。

显示全文
捡的被子能盖吗 锅包肉吃不完怎么保存 锅包肉吃剩下的怎么保存 羊肉放白醋能去腥吗 炒黑豆好还是煮熟的好 聚酯纤维a类是什么意思 羊腿肉炖汤前腿好还是后腿好 新鲜天麻一次炖汤放一个会多吗 鲍鱼的功效作用 长春会谢起榕是谁 明明早上起晚了修改病句 两份合同时间不同哪份有效? 企业微信虚拟定位用什么软件 抖音御龙游侠多少钱人民币 生产储备干部是做什么的 意动用法是什么 荣耀官网查询激活日期 十年寒窗不如三代从商顺口溜 纪念抗日战争的歌曲或诗歌有哪些 一片一片1a1a式的句子 籍组词多音字jie